欢迎访问 [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.fotuo365.com ]

您现在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> 学佛大词典 >> 浏览文章

楞伽经

梵名Lan%ka^vata^rasu^tra 。凡四卷。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。刘宋求那跋陀罗译(443)。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。楞伽,山名;阿跋多罗,入之义。意谓佛陀入此山所说之宝经,为法相宗所依六经之一。本经宣说世界万有皆由心所造,吾人认识作用之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内心。系结合如来藏思想与唯识阿赖耶识思想,为代表印度后期大乘佛教思想之经典,其成立年代约于西元四百年前后。全经一再强调,迷的根源乃在于无始以来之习气及未能了知诸法乃自心之显现,故若能彻悟意识之本性,舍离能取、所取之对立,则可臻于无所分别之世界。

 本经现存之梵本系尼泊尔所传,日本学者南条文雄、河口慧海等人于一九二三年将之校正出版。汉译本有三种,皆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:(一)即求那跋陀罗之译本,又称四卷楞伽经、宋译楞伽经。(二)北魏之菩提流支译(513)之入楞伽经,十卷。又称十卷楞伽经、魏译楞伽经。(三)唐代实叉难陀译(700~704)之大乘入楞伽经,七卷。又称七卷楞伽经、唐译楞伽经。于三种汉译本中,四卷楞伽经为菩提达磨所付嘱慧可者,故古来特为禅宗所重。据续高僧传法冲传载,四卷楞伽之讲述可分为二支,一为僧粲以下诸师,依南天竺一乘宗讲述之;一为昙迁等诸师,依摄大乘论而讲述之。然于南北朝时代,本经尚未有普遍之研究。至唐代,则随禅宗之发展,本经亦随之备受重视,于当时有所谓‘楞伽师’、‘楞伽宗’之出现。另自玄赜之‘楞伽人法志’、净觉之‘楞伽师资记’等书之撰述,亦可窥见当年以本经作为传持依据之风气,直至神会等人提出以般若主义取代楞伽之主张,始渐产生重视金刚经之风潮。除汉译本外,另有西藏译本与日译本。藏译本有二种,第一种与梵文原典完全一致,第二种则为汉译本之重译本。

 本经之注疏极多,较重要者有入楞伽经疏五卷(菩提流支)、楞伽经疏七卷(新罗元晓)、楞伽经疏六卷(隋代昙迁)、楞伽经注五卷(唐代智严)、入楞伽心玄义一卷(法藏)等,及西藏大藏经中之圣入楞伽经注(梵A^ryalan%ka^vata^ravr!tti )。此外,净影寺慧远之大乘义章则为本经之重要研究论著。

 本经采用甚多佛教诸学派之学说,并从诸派之学说来叙述宗教上之体验。其与佛教思想有关连且较为重要者为:(一)结合如来藏与阿赖耶识思想,而为后世大乘起信论思想之先驱。(二)将禅分为愚夫所行禅、观察义禅、攀缘如禅、如来禅等四种。此为禅宗史上颇值得注意之资料。(三)对后期之唯识学说,尤以护法之唯识,影响甚大。[历代三宝纪卷九、大唐西域记卷十一、开元释教录卷四、卷五、卷六、卷九]







• 心清净,就不会遭魔难 • 放火烧山,罪过非常之重 • 叮叮当当,久炼成钢 • 甚至于学佛的人,多数是在搞迷信 • 财源滚滚而来 • 演戏就是教化,看戏就是上课 • 念佛法门简易稳当 • 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 • 拿黄金来铺地 • 什么是发菩提心?发菩提心是什么意思? • 忘恩负义决定不是佛弟子 • 佛经,真是百读不厌 • 迷心逐境,决定不会有幸福 • 一岁大的小女孩,懂得印地安人土话 • 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 • 佛力不加持的话,那不得了 • 不劝人受戒,不劝人出家 • 一切诸佛都护念,你怎么会遇到魔障? • 家庭主妇 • 这个乐,不生烦恼,它生智慧



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



· 苦瓜和尚画语录 · 王仙 · 保圣寺 · 百万塔 · 寒苦鸟 · 琉璃金山宝花光照吉祥功德海如来 · 梵网三重本末 · 道场树 · 加藤精神 · 分段生死 · 师子游戏三昧 · 金毗罗竹林 · 算沙法门 · 时量 · 重如 · 二种修行 · 冥通 · 昙弘



· 寂静法师:为生命种下一颗富有的种子,收获... · 蔡礼旭:控制欲望得幸福人生(第二集) · 大悲咒句解 72、那啰谨墀 皤伽啰耶 · 印光大师:阿弥陀佛为什么同时接引无量的念... · 枯崖漫录 · 佛道人人脚跟下 · 圣严法师:体验 · 欢喜地 · 唯心回转善成门 ·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三篇 圣道门 12... · 昙花一现 · 宣化上人 :唐僧肉 · 定弘法师:七天专修的课程 · 戒杀吃素,原本快瞎了的左眼竟恢复了! · 祖师 · 蔡礼旭:说话的艺术—言忠信 · 蔡礼旭:笑不出来是欲望愈来愈多 · 学佛后境缘现前该怎么办?

回向文: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学佛修行网 http://www.fotuo365.com
声明:本站为公益性网站,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,净化心灵、启迪智慧。
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,若有侵权敬请告知,本站将及时更正。阿弥陀佛!
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:amtf@fotuo365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