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[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.fotuo365.com ]

您现在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> 佛学读物 >> 佛网文摘 >> 浏览文章

知足是一种境界

知足是一种境界

    有许多时候,我们不知道满足,甚至为了"了却君王天下事",对生前身后的功名也期待颇多。对于前世,我们会埋怨父母没有把我们生养在富贵之家,对于后世,总是抱怨子孙们不能个个如龙似凤,但我们更多的不满足还是来自于自身。

   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不知足呢?这其实是欲望的驱使,是幻想的冲动,是不切合实际的索取。如果把不知足归结为人类后天的变异,这又失公允。其实,不知足是一种最原始的心理需求,知足则是一种理性思维后的达观与开脱。
   
    老子说过:"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。"换句话说,能知足才知不足。诸如,在物质匮乏的年代,我们会满足于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饭,但我们深知,我们对于粮食的需求远不止这些,只要条件许可,我们就会要酒要肉,吃完了还想跳个舞。

    知足与不知足是一个量化的过程。我们不会把知足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,也不会把不知足固定在某一个需要上。不同的年代,不同的环境,不同的阶层,不同的年龄,不同的生活经历,知足与不知足总会相互转化。穷苦的青年人还是觉得不要知足的好,唯有这样,生活才会改观;一夜暴富的大款们,对于知识的追求多一些也许可以提升生活质量。但知足的农民从不强迫自己当总统,安分守己的乡村教师会把按时领到薪水作为最大的慰藉。

    知足使人平静、安祥、达观、超脱;不知足使人骚动,知足者在知不可行而不行,不知足者在可行而必行之。若知可行而不行,这就是堕落和懈怠。这两者之间实际是一个"度"的问题。度就是分寸,是智慧,更是水平,只有在合适温度的条件下,树木才会发芽,而不至于把钢材炼成生铁。《渔夫和金鱼》中的那个老太婆是不懂得知足的最大失败者,她就是没有把握好知足这个"度"。

    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,我更多地倾向于知足。因为它会让我们心地坦然。无所取,无所需,就不会有太多的思想负荷。在知足的心态下,一切都会变得合理、正常、坦然,我们还会有什么不切合实际的欲望和要求呢?

    知足是一种境界。知足的人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,在知足的人眼里,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,没有趟不过去的河,他们会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台阶,而绝不会庸人自扰。

    知足是一种大度。大"肚"能容天下事,在知足的人眼里,一切过分的纷争和索取都显得多余。在他们的天平上,没有比知足更容易求得心理平衡了。

    知足是一种宽容。对他人宽容,对社会宽容,对自己宽容,这样才会得到一个相对宽松的生存环境,这以难道不值得庆贺吗?知足常乐,此之谓也。

 







• 什么是六道?六道是什么意思? • 散财是保财最妙的方法 • 我们修行的功夫,是以这个为标准 • 烦恼现行伏不住,这很糟糕! • 什么是十二因缘?十二因缘是什么意思? • 离十恶业,修十善业 • 凡夫迷惑颠倒,处处都有障碍 • 中国得救,世界就得救 • 什么是五戒?五戒是什么意思? • 老师第一大 • 一方面惜福,一方面修福 • 逆增上缘 • 二十年之后,她的麻烦就来了 • 多话,绝对不是一个好事情! • 喜欢感应的人,非常容易着魔 • 叮叮当当,久炼成钢 • 佛法是难在放下 • 朝山拜佛 • 他眼见耳闻,比起一般人,聪明得太多了 • 真正肯改过,这个人有善根



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



· 共乐生定 · 涅槃头 · 胁悬 · 五音七声 · 三净头 · 有记法 · 下品戒 · 三圣圆融观 · 四种教授 · 毗提诃洲 · 马克唐纳 · 病僧念诵 · 随心转 · 保国寺 · 对治离 · 二入四行论 · 岳峰 · 娑罗洟聚落



· 九河发心 · 明证法师:心在极乐爱洒人间 下 · 思益梵天所问经 · 梦参老和尚99岁华诞,星云大师五台山祝寿 · 星云法师:如何正心诚意 · 111 人生转折 · 虚空藏菩萨法 · 慈诚罗珠堪布:思维“爱我执”的过失和“爱... · 僧嚫 · 梦参老和尚:诵《地藏经》的人,诸天鬼神都... · 蔡礼旭:经营事业的人要有听真话的雅量 · 宣化上人:学佛法要拿出真心 · 留锡 · 宣化上人:道德乃是真富贵 · 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 · 仲仁 · 伽罗呵的故事 · 印光大师:刚开始学佛对净土法门不能深信怎...

回向文: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学佛修行网 http://www.fotuo365.com
声明:本站为公益性网站,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,净化心灵、启迪智慧。
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,若有侵权敬请告知,本站将及时更正。阿弥陀佛!
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:amtf@fotuo365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