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[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.fotuo365.com ]

您现在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> 学佛大词典 >> 浏览文章

三道

(一)又作三聚。指惑道、业道、苦道;此三者为生死流转之因果。(一)惑道,又作烦恼道,迷惑恼乱诸法事理之妄心。(二)业道,由妄心所发,乃身口意三业所作。(三)苦道,以惑业为因,招感三界六道之果。道有能通之意,此三者乃由惑起业,由业感苦,于苦复更起惑,辗转相通,生死不绝,故称三道;或以轮转之义,三者轮转不绝,故亦作三道。金光明玄义卷上以十二因缘配当三道,而谓过去之无明、现在之爱、取等三支为烦恼道,过去之行、现在之有等二支为业道,现在之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,及未来之生、老死等七支为苦道。又天台宗就分段、方便、实报等三报而各说三道之别,即以见思之惑为烦恼道,烦恼润业名为业道,招感界内之生为苦道,此系分段三道;以尘沙惑为烦恼道,无漏之业名为业道,变易生死为苦道,此系方便三道;以无明惑为烦恼道,非漏非无漏之业为业道,彼土变易为苦道,此系实报三道。另据天台圆教之说,三道与法身、般若、解脱等三德,及真性、观照、资成等三轨,彼此融通,圆妙自在,而共成三千三谛圆具之妙法。[俱舍论卷九、杂阿毗昙心论卷八、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三、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、法华玄义卷五下]

 (二)声闻、菩萨道位之三阶次第,即见道、修道、无学道。(一)见道(梵dars/ana -ma^rga ),又作见地。即初见谛理而断除见惑之阶位。(二)修道(梵bha^vana^ -ma^rga ),又作修地、分别地。即数数修习而断除修惑之阶位。(三)无学道(梵as/aiks!a -ma^rga ),又作无学地。即断尽诸惑,解脱系缚之阶位。其中,前二道亦称有学道,见道唯无漏,修道通有漏、无漏。若以此三者配当四向四果,则见道为预流向,修道为后三向及预流、一来、不还三果,无学道即阿罗汉果。若以之配唯识五位,则依序为通达位、修习位、究竟位。若以之配十地,则依序为初地、第二地至第九地、第十地及佛地。[俱舍论卷二十一、卷二十五、彰所知论卷下、大乘义章卷十、华严五教章卷三](参阅‘五位’1087、‘四向四果’1683)

 (三)十地经论卷十所立之证道、助道、不住道。(一)证道,谓证悟实性之理。‘证’有‘知得契会’之义;心冥实性,无有分别,契会平等,故称为证。 (二)助道,谓六度等资助之行。‘助’有‘扶佐资顺’之义;扶助诸度等行,而资顺菩提,故称为助。(三)不住道,谓方便、智慧并立,不偏不倚。‘不住’有‘离着’之义;巧慧双修,不凝滞于任何一处而游行遍在,故称不住。[大乘义章卷十]







• 人在福中不知福 • 闻过则喜 • 念佛法门简易稳当 • 公修公得,婆修婆得,不修不得 • 如何消业障? • 不要怕死 • 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 • 要怎样念佛? • 念佛人的磁场好 • 救不了别人,先救自己 • 为什么不搞?利少害多,得不偿失 • 对治精神分裂症,全家念佛最有效 • 淫念愈来愈狂妄 • 师道 • 念佛人总要记住,决定不贪生怕死 • 往生不是死 • 禽流感 • 离心意识 • 修因才能够得果 • 扰乱我们的魔



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



· 胜三世明王 · 高座寺 · 俱缘果 · 修行 · 真言传 · 经头 · 佛道之争 · 蛇绳麻 · 梦窗疏石 · 惠休 · 七转识 · 三处阿兰若 · 五众 · 性习二性 · 他力念佛 · 果能变 · 护法录 · 金刚网



· 生无性 · 蔡礼旭:待婢仆 身贵端 · 因明名义集 · 三界万灵牌 · 定弘法师:成佛了以前造的业还会受报,还说... · 民族宗教 · 净界法师:佛法的四教 · 仁焕法师:念佛句句皈命才能与阿弥陀佛感通... · 净土瑞应传 · 苦谛 · 国忌斋 · 宣化上人:梦幻荣华 · 印光大师:当劝吃素,则救未来苦为不可量矣 · 宣化上人:地藏菩萨和每一个人都有大因缘 · 完全 · 宣化上人:风吹云动心不动 见到境界不动心 · 佛学基础 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二节 声... · 仁焕法师:回归极乐的航班

回向文: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学佛修行网 http://www.fotuo365.com
声明:本站为公益性网站,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,净化心灵、启迪智慧。
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,若有侵权敬请告知,本站将及时更正。阿弥陀佛!
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:amtf@fotuo365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