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[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.fotuo365.com ]

您现在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> 佛学读物 >> 消除烦恼的方法 >> 浏览文章

摄心入定

摄心入定

摄心入禅时,以觉观为恼;是故除觉观,得入一识处。

——《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》

本偈是说,进入禅定所遇的障碍,是觉和观,若不离开觉观,就不能进入深定。

“觉观”是心理活动现象,又被译为寻伺。粗思绪为觉,细思绪为观;寻求事理的粗性作用,及伺案事理的细性作用,合称为寻伺。这是思考性、探索性的心念,与专注性、集中性,乃至统一性的禅修心态是相违背的。进入禅定时,如果还有觉观,就打搅了定境的完整和宁静;若能把觉和观的心相彻底摆下,就能进入深定。觉观对于分辨好坏善恶而言,是善的心理现象,对于禅定的修行者来说,却是不善的心相。因此《大智度论》说:“觉观虽善,而是三昧(禅定)贼。”

摄心是把散乱的心和攀缘的心集中起来。散乱的心,是天南地北、胡思乱想。攀缘的心,是对外在的环境,不论眼所见、耳所闻、鼻所嗅、嘴所尝,只要是喜爱的就追求、贪取,不顺意的就讨厌、排斥。若要集中这个散心,需要使用摄心入定的方法。有的直观实相无相,念头无物可缘,念头无立足处,便是三昧定境。有的用数息观,把杂念妄想用数呼吸的方法排开,唯一的念头就是数呼吸,等时间长了,功夫深了,就能进入禅定。禅定有深浅之别,入深定之后即进入“一识处”,只有一个自我识存在,其他一切分别识都不起作用了,这个自我不是对外攀缘的意识,也不是对内寻伺的意识,而是还有自我中心的存在,存在于禅定之中,可见若不除我执,禅定再深也未必解脱。

另在禅修的现象和方法上,也用“觉观”二字,不过不是此偈所用的寻伺心。

觉是禅修者的觉受,凡打坐时会产生种种觉受,如冷、暖、呼吸顺畅或不顺、身体清凉轻安等。由身体的现象产生心理的反应,如果执著这些反应就不能入定,必须放下才能入定。

观是观想的方法,如因缘观、数息观、慈悲观、不净观、界分别观等,合称五停心观,我们必须经过这些修观的方法才能入定。如果在入定之后尚有观的方法可用,则表示未入深定。正如坐船过河,若不肯离船,即使到了彼岸也是不能登岸,所以执著觉受及观法,也是禅定的障碍。

更进一步,倘若入了深定而耽着定乐的享受,也不得解脱,必须先将觉观放下,才得入定,然后必须将定境也得放下,方为无私无我的自在解脱。

 







• 听到弥陀名号,能够生很大的欢喜心 • 真正的依靠,真实的依靠 • 以智慧与爱心,平等地爱护一切众生 • 业障一现前,马上就要警觉 • 这个地球病了,你说多可悲! • 业必有因,业必招果 • 别人破不破戒,与我不相干 • 做出好样子给大家看 • 烦恼现行伏不住,这很糟糕! • 慈悲就是爱心 • 吾有大患,为吾有身 • 邪淫的罪过很重 • 一岁大的小女孩,懂得印地安人土话 • 做好事,不必要人称赞 • 念念还为我,往后是长劫轮回 • 精进 • 堕胎的祸害无穷 • 相由心生,境随心转 • 大劫难来临,你也能够得度 • 这个人就成佛了



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



· 大村西崖 · 七病 · 身清净 · 莫淡云 · 最讷 · 立僧首座 · 十二因缘与四谛 · 恶取空 · 山口益 · 苾刍 · 迦理迦 · 贤劫 · 住前信相菩萨 · 窟内窟外 · 水净食 · 内外曼荼罗 · 四时坐禅 · 止贡帖寺



· 六即 · 一印顿成 · 净界法师:财富长寿美貌从哪里来? · 慧律法师:一句佛号竟给鬼道外婆送去一箱财... · 四分律拾毗尼义钞 · 53 选择信仰 · 刹那定 · 定弘法师:天主教徒听佛号流泪是什么原因? ·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七课 娑婆世界教... · 泉涌寺 · 印光大师:为什么临终一关,最为要紧 · 还俗和尚 · 两垢如如 · 横死 · 印光法师:“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” · 国土世间 · 道证法师:他病倒了才知杀猪一生所赚来的钱... · 裂裳金杖

回向文: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学佛修行网 http://www.fotuo365.com
声明:本站为公益性网站,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,净化心灵、启迪智慧。
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,若有侵权敬请告知,本站将及时更正。阿弥陀佛!
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:amtf@fotuo365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