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[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.fotuo365.com ]

您现在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> 佛化家庭 >> 好婚姻·靠修行 >> 浏览文章

不存在对错,只是彼此不同

  不存在对错,只是彼此不同

  了解不合适之处并慢慢完善

  婚姻,首先要两个人情投意合,其次是赢得双方父母的同意,最后还要亲戚朋友和周围的人没有异议。不能有反对的声音,这样才能举行让所有人都开心的婚礼。

  我做过很多次证婚人,因而也见过许多没有征得双方家长同意的婚姻。最近几年,我不再为这种婚礼做证婚人了。

  今天,这对新人要在没有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结婚,我觉得还是应该帮助他们,于是背弃了不为这种婚礼做证婚人的诺言,为他们的婚礼做了证婚人。

  没有父母同意就不能结婚吗?也不绝对。不满二十岁的未成年人结婚,需要得到父母的同意,但是长大成人以后,即使没有父母的同意,也可以结婚。

  佛教的出家也是如此。不满二十岁的沙弥出家的时候,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。如果没有父母的同意书,绝对不能出家。如果是二十岁以上的成年人,取得父母的同意更好,即使没有也可以出家。因为长大成人就意味着掌握了人生的决定权。

  两个人努力争取父母的同意当然更好,即使争取不到也不算什么过错。父母也是这样,如果子女提出结婚的时候,最好能同意,实在不同意也是个人意见的表达,算不上什么大过错,更不应该受到批判。这时候,结婚当事人不应该因为父母不同意就埋怨他们,因为父母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
  今天这对新人虽未经父母同意而结婚,也不算错误之举。毕竟都是成年人了,有决定自己人生的权利,但不能因此责怪和怨恨父母。我有尊重自己意见、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,他人也有这个权利。

  我们虽然有尊重自己意见的权利,那么另一方面,又该如何对父母尽孝呢?既然选择了要违背父母的意志,如果想证明父母的想法正确,那就可以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再离婚。于是,父母就会说:“你看看,叫你不听我的话。”这也算是孝道。

  不过这样的孝道不值得提倡。两个人应该克服种种困难,过上幸福的生活,让父母说:“啊,当时我的判断错了。你们比我强,你们是对的。”让父母意识到当初的决定是错误的,重新得到父母的同意,你们应该成为这样的子女。为此,你们务必要过上美满的婚姻生活。

  说心里话,既然是父母反对的婚姻,那就不是合适的缘分。我站在父母的立场上,把父母的心看得清清楚楚,“唉,他们不合适”。我对父母的反对完全可以理解。

  但是,只要两个人知道不合适之处,并由此起步慢慢完善,生活就不会有任何障碍。如果能从这种心理出发,不管发生什么问题都不会茫然失措,而是会首先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如果不了解这些就贸然出发,结果又会怎么样呢?也许会经常感到失望:“啊,这个人怎么这样?”

  过着经常失望的生活,夫妻之间就会渐渐疏远。这时会出现怎样的心态呢?说不定会拿父母当幌子:“当时我要是听我妈妈的话就好了。”

  这两个人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,还是走到了今天,可见他们的性格都很坚韧。一般来说,如果父母强烈反对,两人就会放弃或者推迟婚期。然而不知道是因为痴狂,还是因为真心相爱,或者是出于傲气,总之两个人站到了这里。事情既然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,我也只能助一臂之力了,所以我决定为他们做证婚人。

  婚姻也是修行

  如果两个人明明不合适,却又互相喜欢,生活中就可能会因为琐碎小事而彼此失望。因此,两个人都应该做好心理准备,这样当问题出现的时候,就可以事先预防,从而建立理想和模范的家庭。

  从互相不适合到逐渐适应对方,这就是修行。并非只有打坐和磕头才是修行,两个人互相适应,就像调味那样去适应对方,这也是修行。

  调味的方法有很多种。两个人可以分开吃饭,也可以一个人做饭的时候调好味道,另一个人单独蘸盐吃,也可以两人一起调味。

  不强调自己的意见,而是寻找多种方法,相互适应,这就是真正的修行和学习。

  结婚的时候要记住两件事。第一,只是因为我爱对方、喜欢对方才结婚的,不能以此为条件对对方提出无理的要求。第二,按照两个人现在有百分之十适合、百分之九十不适合计算,要把目标设定为共同点为百分之九十,差异为百分之十。

  互相适应的方法有三种。第一是我彻彻底底、卑躬屈膝地迎合对方,完全放下自己,这就是修行。第二是西式的适应方法,两个人尽情争吵,寻找折中点。还有就是“你交出一样,我也交出一样”。

  不过,修行者不能用西式方法去互相适应。这是西方人的相处之道,我们是修行者,不能要求对方,必须自己先去努力适应。

  若想适应对方,首先要承认对方和自己不同。价值取向也好,兴趣也好,生活态度也好,两人在各个方面都有所不同。甚至洗完衣服之后的做法也不尽相同,有人必须熨烫之后再穿,有人直接就穿在身上了。至于是不是经常洗澡,是不是经常打扫房间等等,也不一样。爱干净的人会想:“啊,怎么连房间都不打扫?”随意的人却会想:“几个小时前刚擦过地,怎么又要擦?”什么事都合不来。

  这里不存在你对我错的问题,只是因为彼此不同。关于这点,两个人都要承认。

  其次,是努力理解真实的对方。“啊,他小的时候,家里是这种情况”,“原来他受到的是这样的教育”,“原来她是这么想的”,这些都应该理解。也就是说,首先承认不同,然后去理解对方。只要像这样承认和理解,进而适应对方,你跟什么人都能和谐共处。这里不需要什么生辰八字,也不需要算命。

  反过来说,如果固执己见,不理解对方,也不努力适应对方,不管怎么往一起凑,都会因为彼此不合而无法相处。

  第三,是改变自己的业力。父母不同意子女的婚姻,也不参加婚礼,这就意味着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缘分还不够紧密。要想避免这类事情,那就需要改变自我的羯磨。为此,我们应该修行。如果不努力修行,只要遇到合不来的状况,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。很可能不是千方百计去适应对方,而是想:“我有必要迎合这个人吗?”希望各位把这种心灵的奥秘铭记在心,争取每天都有进步。

  羡慕他人,吃亏的只是自己

  对于父母,我们应该怎么做呢?不要着急。从两个人结婚的瞬间开始,就应该抛弃得到双方父母的同意或者期待父母提供经济支援的想法,一定要彻底独立。两个人独立生活,日子过好了,父母才能回心转意。

  不过,你们很可能这么想,因为我不想得到父母的经济援助,所以没必要迎合父母的心意。父母子女之间当然不能这样。即使经济上独立了,也要对父母怀有恭敬之心。经常看望父母,给父母零花钱,磕头行礼,向父母认错。即使父母责骂自己,也应该道歉:“是我错了,我错了。”请求父母的宽恕。这样一来,父母的心情也会释然。

  对父母怀有恭敬之心,也不依赖父母,这样独立生活几年之后,一切都会迎刃而解。

  女儿刚刚结婚的时候强烈反对,甚至发誓不想看到女婿的面孔,连婚礼也不参加的岳父岳母,三年之后却到处炫耀自己的女婿有多么出色。这种事很常见。

  父母的心并不存在丝毫的恶意。各位不用担心,只要认可父母的感受,说声“对不起”就行了。但是,你也不能在说完八次“对不起”之后,第九次又忍无可忍地顶嘴。每次都要低头忏悔,真诚地说“对不起”,这样问题很快就会解决了。

  父母都来参加婚礼,送上祝福,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。即使没有这样,也不用太失落。只要自己好好过日子,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。

  从现在开始,各位可以自由选择。结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,这会让过单身生活的人嫉妒。独自生活的人也可以拥有幸福,同样会让结婚的人们后悔不已。

  我们不能说哪个对哪个错。我们要为自己做的选择感到骄傲,而不是后悔。你知道吗?即使你们成为鸳鸯夫妻,相亲相爱,幸福到老,我也尽量不去羡慕你们。为什么?因为如果我羡慕你们,吃亏的是我自己。我要忠实于自己的生活,忠实于自己的职业。

  你们两个人也不要为结婚后悔,即使遇到各种困难,也要乐观地面对。你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,信心十足地对自己说:“啊,幸好我结婚了。”







• 地狱门前僧道多 • 三昧水忏的来源 • 这一颠倒,什么毛病都出来了 • 无论什么事情,看淡一点好 • 修因才能够得果 • 接受明师的教导 • 这就是回头 • 大家都真正学佛,灾难不会现前 • 我只要享这个福 • 宁动千江水,不动道人心 • 我见到阿弥陀佛 • 这叫念佛三昧 • 畜生念佛往生 • 迷心逐境,决定不会有幸福 • 甚大、甚大,你修的福报太大了 • 妄语戒之戒相及其受持(释普性) • 自利决定损人 • 我们今天学佛,学佛学什么 • 这怎么会是迷信? • 元宵节



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



· 舍父逃逝 · 乌俱婆哦童子 · 加持念诵 · 五分律 · 大品经义疏 · 移龛 · 四行菩萨 · 安下处 · 萨埵 · 非道 · 末陀摩 · 识界 · 相破相成 · 性宗 · 土丹嘉穆错 · 结城令闻 · 佛陀三劝 · 佛教教制



· 庞居士好雪片片 · 网明菩萨 · 成论大乘师 · 实我实法 · 怛特罗佛教 · 蔡礼旭:一言一行要和缓 · 宣化上人: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22 · 缺德财主五次谋害养子不成,反而搭上亲儿子... · 谤法阐提 · 汇宗寺 · 修禅改修净土会对不起宗门师长吗? · 定弘法师法语:持名念佛的三个清清楚楚 · 星云大师:佛教的福寿观 · 面墙担板 · 印光大师:念佛对护国息灾的意义是什么? · 在家居士受了五戒不宜搭衣吗? · 印光大师:切莫想要升官发财 · 六度果报

回向文: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学佛修行网 http://www.fotuo365.com
声明:本站为公益性网站,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,净化心灵、启迪智慧。
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,若有侵权敬请告知,本站将及时更正。阿弥陀佛!
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:amtf@fotuo365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