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[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.fotuo365.com ]

您现在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> 学佛讲堂 >> 印光大师 >> 浏览文章

印光大师:自己介尔一念心性,即是如来所证之菩提道本

  众生心性,与佛无异。但以迷而未悟,故长作众生。华严如来出现品云,奇哉奇哉,一切众生,具有如来智慧德相。但以妄想执著,而不证得。若离妄想,则一切智,自然智,无碍智,则得现前。须知智慧德相,与妄想执著,唯在一心,初非二物。迷之则全智慧德相,变成妄想执著。悟之则全妄想执著,复成智慧德相。喻如水结成冰,冰融成水。相虽有殊,体本无二。了此则谁不愿断幻妄之惑业,复本具之心性。而高推圣境,甘处凡愚。执性废修,以凡滥圣之谬见,皆无由生矣。

  书云,唯圣罔念作狂,唯狂克念作圣。孟子谓人皆可以为尧舜,尧舜之道,孝弟而已矣。是知不能行孝弟为尧舜,不能克念作圣,与不能复智慧德相作佛者。皆自暴自弃,不肯勉力而为之流也。

  如来初成正觉,普为一切凡圣,说梵网经菩萨戒。有曰,汝是当成佛,我是已成佛,常作如是信,戒品已具足。又曰,众生受佛戒,即入诸佛位。位同大觉已,真是诸佛子。其要全在令人彻了自己介尔一念心性,即是如来所证之菩提道本。既知是已,孰肯随烦恼染缘,使毕竟清净之性天,被迷云惑雾以障蔽乎哉。

  又以循循善诱,俾小机者先受三归,以身心归依佛法僧宝,自可返妄归真,背尘合觉。次则令受不杀生,不偷盗,不邪淫,不妄语,不饮酒之五戒。则日用云为,无诸罪咎,而身心清净矣。其有发大菩提心者,再进而为受菩萨大戒,令其理事圆融,福慧并进,以期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耳。

  节选自《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三》:“京师第一监狱于甲子元旦普说三归五戒序”

  盖吾人现前一念,本自灵明洞彻,湛寂常恒。直下与三世诸佛,无二无别。但以背觉合尘,迷心取境之故。致令原无迁变增减者,常受迁变增减之厄。了无一念常住不动之时矣。

  我大觉世尊愍之,示生世间,成等正觉。随顺机宜,广垂言教。普令一切众生,背尘合觉,复本心性。灭元无之幻业,了本有之真心。故华严经云,奇哉奇哉,一切众生,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但因妄想执著,不能证得。若离妄想,一切智,自然智,即得现前。

  须知智慧德相,与妄想执著,唯是一心,原非二物。迷之则全智慧德相,便成妄想执著。悟之则全妄想执著,即为智慧德相。喻如水结成冰,冰融成水。亦如醉见屋转,屋实不转。迷谓方移,方实不移。所谓万境本闲,唯心自闹,一心不生,万法俱息者。此之谓也。

  然此理悟之虽易,证之实难。若非宿根成熟,孰能亲证亲到。故我世尊,特垂方便,立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法门。无论若圣若凡,或愚或智,与夫天仙修罗之辈,地狱鬼畜之俦。但能至诚发愿,持佛名号。圣则顿成佛道,余则带业往生。既得往生,则惑不期断而自断,德不期证而自证。譬如洪炉片雪,未至而化。德人觌面,鄙念全消。

  节选自《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三》:“绍兴何阆仙家庆图序”

  一切众生,一念心性,直下与三世诸佛,无二无别。但以从未悟故,不得受用。故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,一切众生,具有如来智慧,但以妄想执著,而不证得。若离妄想,一切智,自然智,无碍智,则得现前。须知智慧与妄想执著,原非二物。迷之,则全智慧,以成妄想执著。悟之,则全妄想执著,以成智慧。喻如握拳舒掌,原是一手。结冰融泮,原是一水。

  良由心体不变,用常随缘。体不变故,在凡不减,在圣不增,居尘不染,离垢不净,在生死而不受轮回,证涅槃而不属寂灭,无象而为万象之主,非法而为诸法之宗,从本以来,常自如如,了无凡圣生佛之异。悟之名贤,证之名圣,若但具而未悟,则虽有性德,了无修德,只为六道轮回之凡夫而已。用随缘故,则有四圣六凡,苦乐升沉之殊。而缘有染净,必随其一。随染缘,则起惑造业,轮回六道。随净缘,则断惑证真,常住涅槃。由惑业有轻重,故有人天善道,及阿修罗之善恶夹杂道,并畜生饿鬼地狱之三恶道。而由惑起惑,由业造业,或善或恶,了无定相。致所受生处,展转迁移,如轮无端,忽上忽下。以既具烦惑,皆被业缚,随业受生,不能自主故也。由断证有浅深,故断见思者,证声闻果。侵习气者,证缘觉果。破无明者,证菩萨果。若无明净尽,福慧圆满,修德功极,性德全彰者,则证佛果。证佛果者,亦不过彻底究竟证其在凡夫地本具心性功德力用,亲得全体受用而已,实未加一丝毫于其初也。若声闻缘觉菩萨,虽则所证高下不同,然皆未能全体受用性具功德。而一切凡夫,反承此不思议心性之力,于六尘境,起贪瞋痴,造杀盗淫,以致堕三恶道,永劫沉沦者,比比皆是,可不哀哉。纵令恪修五戒十善,得人天身。然人间福乐,乃堕落之根本。天上虽不比人间烦惑猛利,然天福一尽,决定下生。由宿福未尽,故享福。由享福,故造业。既造业已,则堕落恶道,直在瞬息间耳。况有由天命终,承宿世恶业已熟之力,直堕恶道者乎。故古德以修行之人,若无正念修持净业,唯得人天福报者,名为第三世怨。法华经云,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,众苦充满,甚可怖畏。知好歹者,当以急求出离,企得安隐,为上计也。

  节选自《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三》:“佛学指南,佛学起信编,六道轮回录总序”

  全真成妄,全妄即真。犹如全水成波,全波即水,水是静相,波是动相。动静虽异,湿性原同。

  终日随缘,终日不变。终日不变,终日随缘。犹如虚空了无诸相,而云屯则暗,日照则明。尘由风起则昏浊,尘因雨洒则澄清。虚空是不变,不妨随种种缘,成明暗清浊。虽则明暗清浊不同,而虚空本体了无改变。了此,则可随悟净之缘,以造即心本具之佛界。弃迷染之缘,以灭即心幻现之六界,与三界也(此约十法界说,故以六道为六界,三乘为三界也,勿错会)。

  此心周遍常恒,如虚空然。吾人由迷染故,起诸执著。譬如虚空,以物障之,则便不周遍,不常恒矣。然不周遍,不常恒者,乃执著妄现。岂虚空果随彼所障之物遂不周遍,不常恒乎。是以凡夫之心,与如来所证之不生不灭之心,了无有异。其异者,乃凡夫迷染所致耳。非心体原有改变也。

  弥陀净土,总在吾人一念心性之中。则阿弥陀佛,我心本具。既是我心本具,固当常念。既能常念,则感应道交。修德有功,性德方显。事理圆融,生佛不二矣。故曰以我具佛之心,念我心具之佛。岂我心具之佛,而不应我具佛之心耶。

  下所说由不了真无自相,随迷染而当体成妄。妄无自性,当迷染而其体原真。终日随缘,终日不变。终日不变,终日随缘两语。乃互相发明,互为赞助。由汝心无正智,遂疑矛盾。……

  如上所说,能自领会固好。如仍不领会,但息心念佛,到业消智朗时,自可了了悉知,不必专以问人为事也。

  节选自《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二》:“复马契西居士书九”

 







• 要代替佛陀普度众生,这才是真实的纪念 • 一切诸佛都护念,你怎么会遇到魔障? • 佛是我自己,佛也是你,佛也是他 • 他不要了,舍弃了 • 妙音就是念佛 • 高度艺术化的教学 • 我非常之快乐 • 吃一点苦头,算得了什么 • 病是怎么好的?百分之九十五是信心 • 心里面有佛,那叫真正念佛 • 鬼神应不应该崇拜 • 放火烧山,罪过非常之重 • 忙了一世,闹了一世,苦了一世 • 真正觉悟的人 • 什么是五戒?五戒是什么意思? • 念佛成佛 • 作演员要不要背因果 • 他把太太嫁给他的朋友 • 现在都市里头,天天过年 • 忏悔除罪



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



· 大别当 · 向岳寺 · 通豫 · 时食 · 三种奇特事 · 野狐禅 · 志念 · 同品有非有 · 钵头摩华 · 明常 · 自扑法 · 净土九品 · 参学 · 诸有 · 悉昙三密钞 · 万寿寺 · 心树 · 渐悟



· 灭相 · 印光大师:大乘善根界,等无讥嫌名,女人及... · 印光大师:念佛一法谈玄说妙者不能得实益 · 如 · 净土群疑论 · 圣一法师:地藏本愿经讲记 地狱名号品第五 · 志开 · 第六册 实用佛教 第四课 佛教对经济的... · 印光大师:无真信切愿,纵能一心,亦难往生 · 转骨 · 蔡礼旭:夫妻彼此一定要感谢对方的恩德 · 第六册 实用佛教 第十课 佛教的师弟之... · 蔡礼旭:不去落实,就会增长傲慢 · 印光大师:因果者,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、... · 佛经中的“吉祥”义 · 证严法师:谈“宽柔” · 寂静法师:为什么我们会对最亲密的人发脾气... · 学诚法师:不被六根蒙蔽

回向文: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学佛修行网 http://www.fotuo365.com
声明:本站为公益性网站,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,净化心灵、启迪智慧。
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,若有侵权敬请告知,本站将及时更正。阿弥陀佛!
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:amtf@fotuo365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