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[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.fotuo365.com ]

您现在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> 学佛大词典 >> 浏览文章

界内

欲、色、无色等三界之内,称为界内;出离三界,则称界外。三界为苦之世界,而佛陀已离生死,得涅槃,故言佛陀已超出三界之生死。一般人认为涅槃系身心归于死灭,大乘则认为,身心之灭绝,并非真实之涅槃,涅槃并不是仅以出三界为目的,必须断除精神上之迷根,始能获得真正之涅槃。故真正之涅槃乃不分界内、界外,此称‘无住处涅槃’;若以出三界为目的,即称为‘界内教法’。

 胜鬘经将生死分为分段生死与不思议变易生死二种。分段生死系指界内之生死,乃众生之生死,由于烦恼而轮回六道。不思议变易生死,则指脱离轮回之佛菩萨,凭其悲愿心,为救度众生而乘愿来此娑婆世界。又阿罗汉惧分段生死,故欲求出三界。然变易生死与分段生死相反,乃不分界内、界外者。而唯一能自由自在变异生死者,唯有佛陀。

 天台宗将佛教分为藏、通、别、圆四教,认为藏教是界内之事教;通教是界内之理教;别教是界外之事教;圆教是界外之理教。事教系指由因缘生灭而变化有差别相之教法;理教则指一贯事理之根本教法。此外,惑亦分三种,即界内惑(指见、思惑)、界外惑(指无明惑)及尘沙惑(尘沙惑通于界内、界外)。藏、通二教仅断除界内之见、思二惑,而别、圆二教则是进一步断除界内界外一切之尘沙惑。

 断除三界迷惑所生之国土,乃位于三界外,故称为界外土,此为大乘佛教之说法。大智度论卷九十三谓,阿罗汉生于出三界之净土,而后听闻法华经。天台宗则将净土分为四种:凡圣同居土、方便有余土、实报无障碍土、常寂光土四土,其中,以凡圣同居土为界内,其他三土为界外。

 律宗将修道限定范围所在之地域称结界;区域之内,称界内(即界中);区域之外,称界外。[法华经卷二譬喻品、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九、梁译摄大乘论卷下、法华经玄义卷五上、卷六下、天台八教大意、华严五教章卷一](参阅‘五时八教’1132、‘生死’2059、‘结界’5181)







• 不听是非 不传是非 • 苍蝇念佛往生 • 纯净纯善是真正的珍宝 • 佛是大英雄 • 心清净,就不会遭魔难 • 管别人的事,烦恼就现前 • 那就是不肯听话 • 不是佛不度他,是他不接受 • 佛说种种法门,令一切众生欢喜 • 一历耳根,永为道种 • 法供养的福报最大 • 真正自利,才有能力利他 • 我们专修净土的 • 祈求消灾免难,我们的心量要大 • 我们世间人,最亲爱的无过于父母 • 经忏佛事的由来 • 究竟圆满的教学 • 不说人家的过失 • 他不会做,他不会说,想都不想 • 心不清净损失大



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



· 蔡礼旭:止住脾气才能真正藉给由这个机会予... · 蔡礼旭:如何交友 · 懂得尊重长辈、有经验的人,会增加很多助力 · 蔡礼旭:学者须打破自欺一关,始有商量处 · 蔡礼旭:多鼓励别人,多给别人机会 · 蔡礼旭:什么是善 · 蔡礼旭: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· 蔡礼旭:培养孩子为人处事、生活能力更重要 · 蔡礼旭:你赚再多的钱带不走,而孩子的教育... · 蔡礼旭:处罚孩子要令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· 蔡礼旭:《弟子规》是家训的集大成 · 蔡礼旭:从细微处去成就一个人的人格 · 蔡礼旭:夫妻要时时想著对方的恩德 · 蔡礼旭:不以人废言 · 蔡礼旭:人生的道路当中时时都要记住我们的... · 蔡礼旭:见和同解 · 蔡礼旭:身和同住 · 蔡礼旭:一个人能成就德行学问从小要有心量...



· 彭鑫:伤身、伤命、伤德的根本症结 · 净界法师:你要确定你生命的修行是双向力量... · 宣化上人:到底给谁布施得福最多 · 印光法师答:念佛怎样回向 · 宣化上人:佛教看南方水灾 · 把钱用于印制法宝流通结缘用如法吗? · 圣严法师:得到真正的快乐 · 宣化上人:不能吃蜂蜜的原因 · 真假 · 一碗油的启示 · 76 走进佛门 · 证严法师:生活之宝 · 心量小的人最苦,也最可怜 · 星云法师:化缘化心,不一定化钱 · 印光大师:临终时一生所做善恶会全部涌现 · 学诚法师:福报从哪里来 又如何积累 · 蔡礼旭:现代生活工作十则 · 文海福聚

回向文: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学佛修行网 http://www.fotuo365.com
声明:本站为公益性网站,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,净化心灵、启迪智慧。
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,若有侵权敬请告知,本站将及时更正。阿弥陀佛!
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:amtf@fotuo365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