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[ 尚思学佛修行网 www.fotuo365.com ]

您现在位置:尚思学佛修行网 >> 学佛大词典 >> 浏览文章

四无量

梵语catva^ry aprama^n!a^ni,巴利语catasso appaman~n~a^yo。又作四无量心、四等心、四等、四心。即佛菩萨为普度无量众生,令离苦得乐,所应具有之四种精神。据中阿含卷二十一说处经、大智度论卷二十所列举阿毗昙说之解释,即:(一)缘无量众生,思惟令彼等得乐之法,而入‘慈等至’,称为慈无量(梵maitry -aprama^n!a ,巴metta appaman~n~a^ )。(二)缘无量众生,思惟令离苦之法,而入‘悲等至’,称为悲无量(梵karun!a^prama^n!a ,巴karun!a^ appaman~n~a^ )。(三)思惟无量众生能离苦得乐,于内心深感喜悦,而入‘喜等至’,称为喜无量(梵mudita^p rama^n!a ,巴mudita^ appaman~n~a^ )。(四)思惟无量众生一切平等,无有怨亲之别,而入‘舍等至’,称为舍无量(梵upeks!a^prama^n!a ,巴upekkha^ appaman~n~a^ )。

 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载,修四等心得度欲界天,而住于梵处,故四无量又称四梵堂、四梵处、四梵行。盖四梵堂之说,或系外道婆罗门所倡,杂阿含经卷二十七所载诸外道亦有同类说法。而佛陀转用彼说,以教授诸弟子。

 据俱舍论卷二十九载,‘无量’一词,凡有三义:(一)以无量之众生为此四心之所缘,(二)此四心能牵引无量之福,(三)此四心能招感无量之果。同卷又举出四无量对治四障之说,即以慈无量对治嗔,悲无量对治害,喜无量对治不欣慰,舍无量对治欲界之贪嗔。关于四无量之依地,喜无量为喜受所摄,故依初静虑与二静虑,慈、悲、舍三无量则通依四静虑、未至定、中间定等六地。或谓四无量为有漏之根本静虑所摄,不能断诸惑之得,故除去未至定,而仅依五地。或谓四无量广摄定、不定地,通欲界地、四根本定、近分定、中间定等十地。盖于小乘,唯缘无量众生,而起慈、悲、喜、舍四心;然于大乘,则广说众生缘、法缘、无缘等三种慈,故说法自有不同。大智度论卷二十列举三种慈,即:(一)众生缘,为凡夫及有学之人所生起,即缘一切众生而无怨亲之别,普欲令得利益。(二)法缘,为无学或辟支佛等所起,即以慈念缘五蕴之法,令不知人空者得乐。(三)无缘,为诸佛所行,以佛住于实相而无分别,故心无所缘,唯以诸法实相智慧,令众生得。上述三缘于悲、喜、舍亦如是。此乃于所缘有异,故各得三种分别。[长阿含卷八散陀那经、未曾有因缘经卷上、弥勒菩萨所问经卷七、品类足论卷七、成实论卷十二、大乘庄严经论卷九、十地经论卷五、四念处卷三、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、法华经玄赞卷三、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]







• 只顾自己的欲望,这还得了! • 应如何面对通灵的善知识? • 祈求消灾免难,我们的心量要大 • 这样的学生找不到了 • 常存布施的心 • 这个傲慢是大烦恼 • 迷惑颠倒,这是大灾大难 • 不到这个境界怎么行 • 贪佛法,行不行? • 念而无念,无念而念 • 我们有一分的功德,佛就加持一分 • 温馨晚宴 • 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 • 佛力加持 • 基础教育是什么 • 这个地球病了,你说多可悲! • 什么原因?他不想 • 青出于蓝,而胜于蓝 • 这个享受不正常,这是我们要警觉的 • 艾德格凯西



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碛砂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 碛砂大藏经



· 一生果遂 · 十来偈 · 秤宫 · 杨惠南 · 二种两舌报 · 成相 · 人尊 · 僧伽婆罗 · 罗摩克利须那 · 客尘 · 总相观别相观 · 秋月龙■ · 雪峰尽大地 · 金刚结跏 · 自观 · 尼蓝婆罗陀罗 · 兴隆 · 因人重法



· 化 · 四求不得 · 金刚草履 · 元音老人《楞严要解》要点摘抄(一) · 体空教 · 果 · 维摩 · 能大师 · 印光大师:欲求美好姻缘,极力念观世音菩萨... · 伽罗陀 · 浅论中国佛教的孝道(惟行) · 弥迟伽塔 · 悭法七报 · 灌顶加行 · 海涛法师:观想的力量 · 助音 · 宣化上人:放生也就是“放我” · 印祖故事:南亭法师请开示,印公主张唯念佛

回向文: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学佛修行网 http://www.fotuo365.com
声明:本站为公益性网站,以弘扬佛陀教育为建站之宗旨,净化心灵、启迪智慧。
网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或网友上传,若有侵权敬请告知,本站将及时更正。阿弥陀佛!
意见或建议敬请联系:amtf@fotuo365.com